商會資訊
當前位置:首頁 >> 商會資訊 >> 圖片新聞圖片新聞

燕翼圍

 

燕翼圍

    在贛粵邊境九連山下的龍南縣楊村鎮,遍布客家圍屋,其中有座建造奇特高大雄偉的燕翼圍,如鶴立雞群。相傳明末清初,粵贛邊境戰火紛飛,其時楊村常常烽煙滾滾,舉村皆驚。家道殷厚的賴福之和弟弟上贈、上球,奉祖敬溪公和父鬱華外出避難,原想到黃塘高圍親戚家一躲,豈料對方無義,殺了探問的孝古子,於是改奔黃牛石避亂。待事息返回,隻見廬舍已為灰燼,閭井蕭索,雞犬不聞。賴福之飲恨思痛,念及高築牆,廣積糧古訓,萌生建造高守圍的構想,稟父告準。於順治七年(公元1650年)延請豐城名師工匠購料始築。據說,起基用去大花邊一大穀鬥(收割水稻工具)。因工程浩繁,耗資巨大,費盡二十七年工夫,曆經三代,其長孫濟斯三歲時,龐然大物的燕翼圍才矗立起來,因其高大固守,俗稱高守圍
  燕翼圍坐落於龍南縣楊村鎮圩鎮中心鯉魚寨下,門向東,是座四層樓高、層層環通的磚木結構方形圍。高14.3米,長41.5米,寬31.8米。對角四邊有守閣炮樓,占地麵積1367.58平方米,內空麵積334.17平方米。全圍以大門和廳堂為中軸,每層對稱建房34間,共136間房,建築麵積3741.12平方米,四麵高牆是封閉建築,隻留底層一條大門出入。簷高12.8米,磚石結構,上下八尺為長方體花岡石(麻條石),即基牆地下深8尺(2.67米),寬8尺,地麵部分高8尺,厚4.35尺(1.45米),其上砌火磚,圍邊牆周長173.68米,共砌花岡石1910.55立方米,堅不可摧。第二、第三兩層牆厚1.45米,麵砌火磚,中間夾砌泥磚,有汲潮保溫作用。第四層以麵壁火磚牆(厚0.6米)升高1.9米為簷牆,餘0.85米牆頂為過道路麵。瓦背為小塊陰陽瓦,剪角瓦麵,可防風。棟高14.3米,瓦角不露簷,頂端銜接火磚,以防火攻。正扇和簷扇內牆厚0.35米,頂層內側簷扇以木板屏風代之。大門頂上有陰刻燕翼圍三字,門設三道,進深2.25米。第一道拱形石框對開鐵門,高2.47米,寬1.26米,鐵門板厚0.1米,石門框寬0.38米、厚0.18米;第二道活動欄門,兩壁留有寬0.15米,深0.18米的壁槽,必要時插上攔門板,形成厚0.1米的大門攔板;第三道對開堅厚木門,板厚7厘米關後上大木黃閂,兩邊有壁洞固閂。第二道門頂有一漏鬥水池,可防火攻。
  進門有階梯登樓,二三兩層有1米寬的樓廊環通,蓋有廊簷。房間內空長5米,寬2.87米,炮閣間內空長7米、寬2.87米。方圍對角四邊,以靠角首間外伸2米,築成炮角,每層炮角有5個槍眼(三大兩小),可全方位監視圍外動態,第四樓負有全麵作戰功能。有58個槍眼(大19、小39),外形似窗。二三兩層槍眼的內側砌有小門(4.8×1.8尺)可關可開。槍眼有通風、透光、監視、射擊功能。環通過道以0.85米寬牆體頂麵為路麵,來往十分方便。過道有四個排汙孔,以石槽伸外。
  備戰備荒是燕翼圍的設計特點。圍內有二口暗井,一是水井,二是埋藏萬餘斤木炭和蕨粉圍旱井。平時填土封閉,戰時困危,才掘井自救,有水、火、糧可用。在門旁挖有一口常用水井。築圍火磚(32公分×19公分×7公分)是就近築窯燒製的,現桂花樹下,仍可掘見老窯遺址。
  燕翼圍落成後,46歲的福之公又建永臧圍,坐落於上坊,四層方圍,每層16間房,共64間。內外風格與燕翼圍相同,隻不過二、三層未夾砌泥磚。建造時間也有十餘年之久。後又在背夫嶺下,築起光裕圍,高三層,每層24間房(含四座守角)共72間房。福之公有三子,每子築有一座守圍。
  燕翼圍堅固無比,可防火防攻防炸。320年來,經受了各種戰火的考驗,仍舊巍然不動,完好如初。19389月,日軍飛機轟炸楊村,以高守圍作中心投放炸彈,炸毀民房10間、教室1間,而高守圍僅在頂層炸開一個2.7米寬的V形缺口,牆壁隻留下斑斑彈痕而已,圍內人員無一傷亡。
  燕翼圍的落成,為楊村客家區增光添彩,引來參觀者甚眾。道光二十九年贛州府道台周玉衡巡鄉到楊村,住在燕翼圍賴嘉謨家,登樓遠覽,讚不絕口。改革開放後,燕翼圍成了客家圍屋的代表作,不少中外學者慕名前來考究。

版權所有 : 世界客屬總商會 地址:香港灣仔皇后大道東213號胡忠大廈35樓3518&3519室 電話 : (852) 2895 3639 Email:whk@whkba.org Facebook:www.facebook.com/whkba